从严治党向下延伸:让基层“火车头”动力更强
时间:2017-11-16 09:07:59  来源:
字号: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彰显了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鲜明导向,为新形势下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执政骨干、党员群众的带头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把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选、育、管、用”多管齐下,着力解决后继乏人、能力不足、管理不严等突出问题,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基层“火车头”动力十足。

  严格标准 拓宽渠道 选好配强“领头雁”

  “换届后,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下降3.4岁,村党组织书记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占71%,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56.7%,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几年,各地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一大批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优秀党员走上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

  既就地取“才”,也开门揽才。各地将视野扩大到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群体,有的地方还选拔村教、村医进村级班子;此外,结合各领域实际,本级选、上级派等选拔方式应运而生,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普遍采用。

  “违法违纪、履职不称职、评议不合格、党员群众不认可的绝不能作为候选人。”各地在换届选举中严把选人用人关,明确年龄、学历、能力等“准入条件清单”和违法违纪、履职不称职、评议不合格等“负面排除清单”,严把入口关。

  好苗子是育出来的。为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各地纷纷下起“先手棋”,防止“筷子里拔旗杆”。海南、宁夏、广西等省区明确,每个村至少培养2—3名40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后备干部;北京制定村“两委”干部5年、10年定向培养计划,重点从在校大学生、优秀青年农民中培养选拔村干部。

  如今在基层,有本事、能干事、一心为民办实事的干部多了,起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作用。

  突出重点 全员覆盖 办好培训“大课堂”

  2015年1万名、2016年2万名、2017年2万名……近3年,燕赵大地的农村党组织书记纷纷走进省级“高端课堂”。河北实施的村党组织书记“万人培训工程”,每年都会统筹4000万元资金,由省委组织部直接培训村党组织书记,3年实现全覆盖。

  十八大以来,各地把基层党组织书记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建立健全省市县分级培训体系,以县一级为主体,依托县级党校、农广校、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和场所,以村、社区、国有企业、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分期分批集中轮训。2015年以来,各地每年轮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60余万人次。

  在中央层面,2013年起,中组部、农业部联合举办农村带头人、实用人才示范培训班,累计办班596期,培训6万余人次;2015年,中组部专门下发通知,对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2016年,中组部向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680个贫困县划拨中管党费1.16亿元,省、市两级从留存党费中配套相应额度,重点用于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员;2017年,中组部会同教育部、国资委和辽宁、上海等省市开展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试点,并印发通知专门对党支部书记轮训工作作出安排;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每年举办部门机关党委书记培训班、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班,新任党支部书记在任职6个月内参加培训。

  各地普遍采取省级示范培训、市县全面轮训的方式,确保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培训。“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首位,突出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培训……”各地把强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作为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书记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培训中,在农村突出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营等技能,在社区突出党务知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群众工作等内容,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富、依法办事和民主管理能力。

  重在日常 强化监督 架起严管“高压线”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尤其是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离群众最近,权力不大但影响大,从严教育管理理所当然。十八大以来,各地对基层党组织书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着力解决约束不力、用权失范等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愿干事、能干事、不出事。

  从严管理首在立规,各地纷纷出台村干部管理办法,从任期目标、年度考核、任职年限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从严管理向日常延伸,各地抓好村党组织书记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推行村干部坐班值班、集中办公、为民服务全程代理、限时办结反馈等制度。

  加大监督约束力度,各地制定出台民主评议、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强化对党组织书记的监督约束。问责处理动真格,深入整治发生在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贵州开展基层作风巡查、村级财务清理、信访积案化解、打黑除恶等“四个专项行动”;山东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严禁“搞小圈子”等专题教育,并探索不胜任村干部退出机制;广东、江西整治基层干部“微腐败”,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关心支持 培养激励 实现干好“有奔头”

  “对基层党组织书记既要严格管理,又要热情关心,才能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十八大以来,各地坚持从严管理和关心激励相结合,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推动他们留得住、干得好。

  提升待遇保障水平。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倍标准核定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为村党组织书记办理养老保险,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确定社区工作者报酬。湖北村主职干部年报酬超4万元;上海建立“三岗十八级”的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确定社区工作者收入;14家中管金融企业和99家中央企业总部落实了党务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同职级、同待遇政策。

  加大运转经费保障力度。2016年,中组部、财政部印发通知,对强化运转经费保障提出明确要求。目前,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年均达到10多万元,落实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的社区达91.4%。各地认真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税前列支、党费拨返、财政支持等政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服务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强化关心培训、正向激励。各地持续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乡镇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拓宽优秀基层干部成长空间。2016年,各地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普遍推行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三方面人员”进乡镇领导班子。据统计,各地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4800人,考录乡镇公务员近2万人;从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录用公务员1809人,进入事业编制的6735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450多万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正带领着广大党员、群众齐心协力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党的执政基础愈加坚如磐石,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共产党员网)

 

【打印】 【纠错】 【网站声明】 网站编辑:张磊
Copyright © CU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校办公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综合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学校领导班子的参谋助手、学校运转的信息枢纽、学校决策和重要工作的督促落实、部门的综合协调等作用。学校办公室设综合科、文书科、党务工作科、校务督办科、信息管理科、接待服务科。学校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政策法规管理办公室、维稳办、校园规划办与学校办公室合署办公。具体职责包括:

一、统筹协调学校重大事项,负责学校工作安排的制定和发布。

二、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督促检查学校党委、行政决策的实施和重要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承担学校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务会等会议的会务工作。

四、负责校领导的秘书工作,协调安排校领导日常活动和联系基层工作。

五、根据校领导的指示和授权,综合协调、督促党政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关系及有关事宜。

六、负责开展与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联络,组织协调有关接待工作。

七、负责学校党委和行政公文的处理及文书归档工作、机要文件的收发及保密管理工作。

八、撰写或参与撰写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重要材料;起草校领导的有关重要讲话文稿;组织编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年鉴》。

九、负责信息工作,及时收集、整理、报送学校工作信息,全面展示学校办学及发展成果。

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按照校领导的指示或安排,协助校领导开展工作调研和政策分析,做好参谋,为学校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十一、负责学校印章、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开具学校介绍信。

十二、统筹管理校园网网上信息,管理和传递网上政务信息;负责学校中英文门户网站的制作、更新和维护;负责学校行政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协调、督办校内各二级单位网站建设。

十三、做好校领导接待日相关工作,处理或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或诉求。

十四、承担学校总值班室日常值班任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学校信访工作;协调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牵头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十五、做好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政策法规管理办公室、维稳办、校园规划办及深圳研究院、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办公室等合署或挂靠单位的工作监督和业务指导。

十六、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