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做好“四个+” 助力精准扶贫
时间:2020-09-17 08:26:10  来源:
字号: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在对口帮扶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和湖北省竹山县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围绕规划、生态、科技、教育四个重点,在深度、广度和契合度上做精确加法,积极助力精准扶贫。

以“规划+”助力选准扶贫路径。实行“规划+战略合作”,在对口援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基础上,与云南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云南省实施“科教兴滇”和“人才强省”战略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助力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行“规划+学院发展”,围绕“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一方文化”目标,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珠宝学院进行系统谋划,制定《珠宝学院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珠宝学院建设发展任务清单(2017—2021)》。实行“规划+县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规划学科优势,依托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发展、城乡规划等学科专业团队,为湖北省竹山县确立“规划先行、明确产业、两轮驱动”的精准扶贫思路,打造“科学开发、安全环保、经济高效、特色鲜明”的生态矿业发展之路。实行“规划+决策咨询”,组织专家教授为湖北省竹山县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专题辅导课,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咨询,积极参与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

以“生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科学研究”,推动云南省内高校、研究机构、行业企业加入“地学长江计划”,打造面向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地球科学研究共同体,开展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关键技术攻关,助力云南构建“三屏两带一区多点”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生态+地质灾害防治”,依托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等学科优势,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安全饮水等研究,组织开展湖北省竹山县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积极开展饮用水净化和水库治理、次生灾害防治、滑坡体村民避灾整体搬迁等工作。推进“生态+矿山安全治理”,针对湖北省竹山县矿山乱采、尾矿乱堆等问题,推动当地政府对100余个矿点进行有效治理和保护,实行绿松石尾矿综合利用,有效消除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安全健康的危害。

以“科技+”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推进“科技+新能源产业”,发挥学校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优势,推动氢能技术在云南等地转移转化。利用学校地热能勘探开发领域的技术储备,与云南省共建可持续能源成果转化基地,加强地热能开发利用及合作研究。推进“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发挥自动控制、材料科学、工程地质、岩土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等学科优势和团队创新能力,与云南省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产学研用基地,积极参与轨道交通、公路交通、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云南省智能制造业发展。推进“科技+旅游产业”,发挥学校旅游规划及国家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为云南自然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贡献智慧,打造独具特色的地质科普旅游。推进“科技+绿松石产业”,依托珠宝学科专业优势,建立珠宝检测中心竹山实验室,研制绿松石检测鉴定“省标”“国标”,成功申请竹山绿松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实现绿松石产业跨越式发展,直接带动1.1万人脱贫致富。

以“教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推进“教育+需求导向”,加大对云南籍学生招收力度,通过开展联合培养、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设立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和高端职业培训中心等推动当地教育发展。组织云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干部等培训班,有效带动各类人才技能提升。推进“教育+专业建设”,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实施“珠宝+”专业建设计划,推动学校制定“校企共建、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产品设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学科,成功申报珠宝文创、运动健康、旅游管理三个专业群,联合开展多期翡翠鉴定师和宝石鉴定师培训。在湖北省竹山县建设绿松石学院,推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教育+志愿服务”,连续14年组建研究生支教团,前往云南省楚雄州龙江中学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每年组织多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湖北省竹山县开展志愿服务,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培养技术人才、科普矿产文化、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助力当地精准脱贫。

【打印】 【纠错】 【网站声明】 网站编辑:朱军
Copyright © CUG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校办公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校办公室(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综合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学校领导班子的参谋助手、学校运转的信息枢纽、学校决策和重要工作的督促落实、部门的综合协调等作用。学校办公室设综合科、文书科、党务工作科、校务督办科、信息管理科、接待服务科。学校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政策法规管理办公室、维稳办、校园规划办与学校办公室合署办公。具体职责包括:

一、统筹协调学校重大事项,负责学校工作安排的制定和发布。

二、负责组织、协调学校重要会议和大型活动,督促检查学校党委、行政决策的实施和重要事项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承担学校党委全委会、常委会、校务会等会议的会务工作。

四、负责校领导的秘书工作,协调安排校领导日常活动和联系基层工作。

五、根据校领导的指示和授权,综合协调、督促党政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关系及有关事宜。

六、负责开展与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联络,组织协调有关接待工作。

七、负责学校党委和行政公文的处理及文书归档工作、机要文件的收发及保密管理工作。

八、撰写或参与撰写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重要材料;起草校领导的有关重要讲话文稿;组织编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年鉴》。

九、负责信息工作,及时收集、整理、报送学校工作信息,全面展示学校办学及发展成果。

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按照校领导的指示或安排,协助校领导开展工作调研和政策分析,做好参谋,为学校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十一、负责学校印章、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工作;开具学校介绍信。

十二、统筹管理校园网网上信息,管理和传递网上政务信息;负责学校中英文门户网站的制作、更新和维护;负责学校行政办公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协调、督办校内各二级单位网站建设。

十三、做好校领导接待日相关工作,处理或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师生员工反映的问题或诉求。

十四、承担学校总值班室日常值班任务;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学校信访工作;协调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牵头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十五、做好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政策法规管理办公室、维稳办、校园规划办及深圳研究院、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办公室等合署或挂靠单位的工作监督和业务指导。

十六、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