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校长助理周爱国教授带队赴陕西省神木市参加煤炭安全高效开采与清洁利用高峰论坛,并与神木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榆林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榆林能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马洪潮,神木市委书记杨成林,神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晓琦等领导出席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社会合作办公室、科学技术发展院、深圳研究院等单位负责同志出席签约仪式。

杨成林在致辞中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神木已经形成了“煤—电—载能—化工—建材”循环闭合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兰炭基地、最大的电石基地,在国家能源安全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神木市将学习借鉴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从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高度,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新期待出发,奋力推进煤炭安全生产与清洁化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周爱国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他指出,中国地质大学作为一所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长期的积淀,学校在矿产资源能源、新能源新材料、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能力。学校十分重视服务地质矿产等行业,注重发挥科教优势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长期以来,学校与陕西省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神木市作为能源大市、煤炭重镇,学校十分期待务实推进与神木市的全面战略合作。他相信,学校与神木市的携手同行、密切合作,一定能助力神木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服务好神木市的自然资源事业,开拓出广阔的合作空间,为神木市的经济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随后,周爱国与神木市委常委、副市长鲍二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我校将与神木市在人才交流与培养、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矿山综合治理、采空区生态修复、氢能源利用、地质旅游等方面进行合作。
神木是全国经济百强县,矿藏资源有煤、铁矿、石灰石、料畺石、石英砂等,以原煤储量最为丰富。原煤主要分布在市境西北部,含煤面积达4500平方千米,总储量500多亿吨,埋藏浅易开采。此次学校与神木签约,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行动。以此为契机,学校将继续加大合作力度,为国家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及转型升级贡献地大智慧。